51龙凤茶楼论坛网深圳_栖凤阁茶楼下载app_老九品茶楼凤楼论坛官网_全国同城凤凰楼茶楼地址

AFDI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AFDI动态

发挥财政积极作用 促进农村金融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它与党中央提出的“树立‘五统筹’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完全一致,紧密相连。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即所谓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影响着我国的社会与经济稳定发展及其现代化进程。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农村金融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其改革与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然而,我国目前农村经济中最为突出的现象是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金融缺位,农村金融的制约是“三农”发展最关键的制约之一。与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金融需求相比,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并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城乡金融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农村金融体制不健全,“三农”融资困难;农村资金流失严重,机构“造血”功能差;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机构管理落后,经营效益低下等。
目前,在各种农村资金的供给渠道中,财政资金占农村总资金的比重,自1991年以来一直维持在5%~7%左右,并且始终是农村资金一条较为稳定和逐步增长的渠道。而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很好地发挥“财政支农”的作用。如,财政贴息、组建新农村建设投资基金、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基金,入股信用担?;?、对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机构减免营业税、为农业保险提供风险补偿等。农村金融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加强支持、引导和推动,结合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加强营造有利于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制度环境,建立公共财政和政策性金融等支农的长效综合机制,不断促进民间金融发展与创新。
      财政部门在农村金融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就是争取“牵财政之一发,动农村金融之全身”,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示范作用,为发展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做出更多贡献。具体而言,可通过下列可行性较强的措施来达到财政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目的:
     (1)强化财政的补位与导向作用。农村金融发展与改革主要靠市场机制,但公共财政要起补位和导向两大作用,即“补”市场机制的位和“导”市场机制形成的分配结果。比如在实践中,考虑成立担保公司或再保险公司以代替农民贷款的低质押、建立相关体制以解决市场失灵、增强信用记录以降低道德风险以及因地制宜推广农村保险基金等。
     (2)加强整合与协调。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部、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等部门间应该加强沟通和协作,将财政金融资金支出与农村金融工作积极、有效地结合起来,避免财政为农村金融风险损失被动买单的传统局面。
     (3)利用中介组织对财政支农的影响和效果进行评价。政府可利用中介组织对农业保险进行事前评估以确定扶持资金总额和支出方式、进行事中跟踪以反馈财政资金在农业保险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事后评价以总结经验促进资金使用效果。
     (4)加强农村保险体系建设。农业保险总的经营原则应是政府政策扶持,公司商业运作。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兜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或者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从而促进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农村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健全。
     (5)建立基金支持农村创业。利用由财政资金建立类似小额担保贷款的农村自主创业鼓励基金,对有本地创业愿望的来自农村的、有一定技能的务工返乡人员、复转军人、大专院校毕业生,予以专业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通过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激励和吸引更多优秀的农民为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6)积极学习国际知识与经验。我国改革的重要瓶颈在于金融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又是金融改革中的难中之一。引进世亚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有关项目,通过项目考察、项目合作、人员培训等方式,深入学习国际上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战略发展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展相关试点机构与项目,从而以点带面地促进财政推动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
      古语云:“农为务本之事。农伤则国不安。”解决好农村金融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从而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将是我们任重而道远的使命。2007年是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这必将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伟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