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应对经济危机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国际研讨会(上)
2月12日晚,世行学院通过其视频系统召开了“应对经济?;牟普突醣艺摺惫恃刑只?。此次会议是世行学院全球对话系列活动之一,主要关注经济?;约复笮滦司锰寰貌挠跋?,以及新兴经济体国家如何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应对?;?。
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南非、前南斯拉夫马其顿等六个国家的财政部门和央行代表与会。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盖黙?凯尔沃(Guillermo Calvo)教授、三一学院派克?奥诺汉(Patrick Honohan)教授与会。我方由国际司和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北京分部参加会议,同时与会的还有世行代表处、国家开发银行和证监会等部门的代表。根据与会各国代表发言内容和讨论情况,参加会议国家的当前形势和应对措施以及专家观点总结如下:
一、主要国家情况介绍
(一)巴西
巴西经济在第二波金融危机之前表现良好,2008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约为7%,其中GDP增长6%,总需求增长9%。行业发展迅速,在总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有大量的商品库存。2008年9月份第二波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国际市场流动性的紧缩,巴西出现明显的资本外逃。同时因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巴西货币里拉大幅贬值,国内市场出现流动性短缺。
自2008年9月份以来,巴西央行采取的方法是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增加本国货币供给,以扩充各银行的流动性,目前已释放了总计993亿里拉的流动性。在外汇市场上并未设定任何汇率水平,而是通过积极有力的政策组合允许银行向出口商提供融资,利用外汇储备弥补外汇市场流动性不足。?;⑸?,巴西持有208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截至目前,这一数字已经降低了大约250亿,但巴西认为通过政策设定,这些借出的外汇储备最终会收回。
对于08年第四季度GDP增长,巴西持悲观态度,认为经济增长有可能急剧放缓。但巴西的金融体系仍非常健康,资本充足率达到16%,银行利润率较高,坏账水平很低。央行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流动性,并密切监测市场表现。
(二)中国
金融?;灾泄挠跋齑?008年9月以来开始显现。GDP增长由2007年的11.3%降至2008年的9%,其中2008年第四季度骤降为6.8%。GDP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外部需求降低,拖累出口。2008年11月,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下降2.2%。12月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1.1%,其中出口下降2.8%。进城务工人员失业人数增至2300万人。
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为经济工作指导方针,争取2009年保证8%的GDP增长。政府出台了2010年内实现4万亿元投资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投入1.18万亿元)。截至目前,2008年12月份已落实1000亿元投资,2009年1月份落实1300亿元。投资重点领域在于铁路、公路、能源等基础设施,农村医疗、社保,民生工程等。
人民银行连续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2008年11、12月信贷规模放量,11月份按可比口径激增4769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718亿元,同比多增7233亿元。2009年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62亿元,同比多增8141亿元。
产业政策方面,政府已陆续出台针对五大产业的振兴规划,分别是钢铁、汽车、石化、船舶、纺织业。截至目前,财政货币政策以及经济刺激方案的效果已初步显现。股市出现回暖迹象,消费增加。2008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同比增长17.4%,环比增长0.8%。春节黄金周期间(1月25日-31日),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0亿元,同比增长13.8%。总体而言,中国经济避免了在经济?;碌摹坝沧怕健?,已开始由依赖外需转向提振内需,并且开始着力优化经济结构。
(三)印度
次贷?;⑶?,印度经济发展迅速,甚至有过热的趋势。在金融?;谝唤锥?,即2007年8月?;⑸?,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印度,股票市场出现繁荣,卢布大幅升值,表现为与发达经济体发展“脱钩”。进入金融?;诙锥?,即2008年4、5月份,印度出现资本外逃,国内资产价格下跌,卢布急剧贬值。此阶段央行对汇率采取了干预措施。
印度金融体系的两大问题是流动性不足和资本外逃。为稳定金融领域,央行采取了两方面措施。一是迅速降低短期利率水平,从2008年7月到2009年1月,短期利率水平从9%降至5%;二是采取各种手段向金融体系注资,目前注资总额已达到GDP的8%。印度财政部推出了财政刺激方案,提高预算赤字水平,以增加需求。
对于未来预期,印度表示其金融体系仍很强劲,坏账水平低,风险较小,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市场流动性和信心不足。在宏观经济方面,因外部需求萎缩出口水平降低,但国内需求巨大,经济增长将比IMF的预测更加乐观。2007、08年印度GDP增长率为9%,2009年预计将为7.1%。至于经济什么时候可以复苏,还取决于OECD国家的经济表现。
(四)墨西哥
2008年9月第二波金融?;?,墨西哥对2009年GDP增长的预期为3%,这一数据目前已调降为-1%。金融?;阅鞲绲挠跋熘饕硐治獠啃枨笙陆?,出口锐减,国际油价降低,以及国际国内市场信贷紧缩。
2008年10月,墨西哥比索贬值,外汇市场出现严重流动性短缺,央行对此进行了干预。从08年10月至今,央行动用了17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当前外汇储备仍保有820亿美元的较理想水平。墨西哥的资本市场,特别是商业票据银行受到次贷危机衍生品较大影响,出现流动性短缺。政府通过增加担保、允许发展性银行直接进行借贷操作等措施来保证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水平,但这些措施产生效果需要时间。
2008年11月,政府调整了2009年预算,为总额达到1%GDP的财政刺激计划留出空间,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投资。2009年1月初,政府公布了其他措施,旨在提高就业率,降低国内市场能源产品价格,提高居民购买力水平,增加发展性银行的信贷。
(五)南非
南非将2009年GDP增长预期调降为1.2%,远低于08年的3.1%和之前三年的5%以上。预计2009年会出现消费疲软,出口下降,私人投资减少。
与巴西类似,南非的实体经济在2005-07年间,2008年第一、二季度仍表现良好。金融?;跋煸诘谌?、四季度显现,主要表现在贸易领域,出口需求下降,融资渠道受阻,产出降低。其他领域同样受到影响。
南非表示,国内的银行业仍比较健康,资本充足率高达12.7%,远远高于9.5%的标准。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南非对国外资本依赖程度很低,仅占全部融资需求的7%。另外,南非持有的外汇头寸非常低,这使得南非金融市场较少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二、专家视点
盖黙?凯尔沃教授针对金融?;澜缇糜绕涫切滦司锰逶斐傻挠跋熳隽怂得?,并对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及新兴经济体实行的货币政策发表了评论。他认为:
1、世界经济正在遭受来自两方面的冲击,一是信用恐慌,二是总需求下降。流动性不足造成失业率上升,消费者信心不足带来需求下降。尽管新兴市场国家都有较高的外汇储备,而且美元化程度很高,但其经济在贸易全球化的条件下也在严重恶化。不过,以新兴市场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其经济恢复情况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1998年相比要好很多。
2、美国经济刺激计划规模过小,设计有缺陷。该计划并不着力于提振投资需求,也不能起到重建金融系统的作用,并有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和要素生产力的下滑。此外,该计划会带来美国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资本转移可能会以美国国债需求增加的形式而持续。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美国国债投资的增加将会对新兴市场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3、新兴市场国家正在允许货币急剧贬值以避免物价通缩。由于交易价格急剧通缩,通货膨胀看起来在短期内应不会突然爆发,但大宗商品将有可能再次上涨并导致通胀?;醣冶嶂悼梢杂呕叽⒈秆胄械淖什赫?,同时,释放储备可以抵消经济增长停滞时消费支出的减少。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实施的货币政策可以使外汇储备更有效地抵消经济增长突然停滞所带来的总需求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