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DI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AFDI动态
全球金融?;肱分薜恼哂Χ?/h2>
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丫莼晌笙籼跻岳醋钗现氐娜蚪鹑谖;?,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以及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都受到极其严重的冲击。在此形势下,各经济体都出台了史无前例的救援政策,以遏制金融?;越鹑诓棵藕褪堤寰貌棵旁斐沙中寤?,以期恢复市场功能和信心,促进经济复苏。欧洲作为最重要的发达经济体之一,各个国家出台了?;仍苹?,欧盟更是采取了联合行动的方式进行?;戎巍?BR> 一、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
本轮金融?;嵌街磁分廾媪僮钗现氐慕鹑诤途梦;?。IMF估计,截至2009年4月,欧洲银行体系的损失高达1.3万亿美元。金融?;又苯又卮磁分薜那诿骋缀颓饷骋?,2008年第四季度欧元区出口同比下挫26%。在经济增长上,以购买力平价计算,欧洲经济增速从前年的3.9%锐减至2008年1.8%,预计2009年将陷入幅度达4.2%的负增长,其中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分别萎缩5.6%、4.1%、3.0%和4.4%,2010年前将保持负增长的颓势。金融、贸易和整体经济形势的颓势,使得欧洲面临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失业?;?009年3月,欧盟27国失业率为8.3%,欧元区更是高达8.9%,欧盟预计欧元区失业率将在2010年底达到二战以来的新记录11.5%。
二、欧洲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
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全球金融?;卮磁分蘧?,欧洲各国和欧盟对此进行了强力救援。欧洲在危机救援上目标较为明确,行动较为迅速,措施较为统一,同时还突破了多个传统底限。
在政策目标上,可以分为欧洲经济体和欧盟两个层面。对于各个经济体,其政策目标一是稳定银行体系,防止金融危机对金融体系造成破坏性冲击;二是促进经济增长,防止失业水平进一步上升。对于欧盟,其主要目标在于采取共同行动,恢复信贷、银行和金融市场信心;加大经济刺激政策的联合实施力度,提高?;仍叩男餍浴⑼骋恍院陀行?,打破欧洲内部的冲击反复循环(feedback loop),扩大欧洲内部总需求;加强政治协商,促进结构改革和制度建设。截至09年一季度,欧洲各国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计划规模已接近3万亿欧元。
货币政策是欧洲应对金融?;氖滓吖ぞ撸荚诨指唇鹑谑谐⌒判暮褪谐∽式鹑谕üδ?,稳定银行和金融体系。2008年秋季金融海啸爆发之后,流动性贴水(拆借利率)升高300个基点,欧洲金融市场流动性陷入枯竭。一方面,各国央行和欧洲央行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注入大量的流动性支持。截至4月15日,欧洲发达经济体(14国)央行直接资金注入规模为其2008年GDP的2.5%,财政部资产和信贷回购规模占GDP3.7%,由央行和财政部共同支持的流动性为GDP的 2.1%,其中德国金融救市计划的规模高达5000亿欧元。
另一方面,放松货币政策。英格兰银行五次下调基准利率350个基点至1%,为该行三百多年历史之最低。欧洲央行下调325个基点至今年5月的1%,为欧洲央行最低利率水平。在利率水平降至历史低位之时,英格兰银行等通过大规模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为市场注入资金,欧洲央行5月份也开始实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计划购买600亿欧元的资产担保债券,同时,欧洲央行延长了流动性紧急提供期限,银行借贷不受数额限制,借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
除了传统的流动性支持和宽松货币政策之外,各国央行和欧洲央行还采取了金融机构存款和债务担保、再融资、机构救援和资产市场救助等措施。注资和国有化是?;仍闹匾揪?。比如,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向富通集团注资112亿欧元,英国向苏格兰皇家银行等三大银行注资370亿英镑,法国向六大私营银行注资105亿欧元等。但是,欧洲一般不直接购买金融机构的问题资产,不过,2009年3月英国政府接手该国第三大银行莱斯银行集团2600亿英镑的“有毒资产”,作为交换条件,政府对该行持股从现阶段的43.5%上升为65%。同时,欧洲建立了统一的担?;?,存款和债务担保成为?;戎闹饕绞街?,担保的资产总规模为欧盟GDP的25%左右。在美国出台问题资产救援计划之前,英国就实行了资产购买计划,并于今年5月将计划规模从750亿英镑扩大至1250亿英镑。
财政政策是欧洲应对危机的另一重要工具,旨在采取单独和联合行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作用,扩大总需求水平,进而挽救经济和就业颓势。欧盟各国受到《稳定与增长公约》赤字规模不能超过3%的制约,为了应对金融?;访宋被嵋延?008年10月允许成员国暂时超过3%的赤字标准。财政政策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减税,不同经济体的减税规模为各自GDP的 0.3-0.6%,其中英国的增值税降低计划总额为200亿英镑;二是基础设施投资,0.5-1.8%GDP;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小企业融资、培训、新能源等其他支出,0.3-1.0%。欧洲认为,基础设施投资是最为有效和直接的扩大需求的财政措施,其中,德国将于今明两年投入500亿欧元,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意大利更是史无前例地通过了价值高达800亿欧元的刺激计划,很大一部分也用于基础设施投资;法国在今年年初出台了265亿欧元的振兴计划,111亿用于公共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各经济体和欧盟十分关注新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与美国新能源产业有相似之处,欧洲重在将 “绿色技术”的水平提高至全球领先地位,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欧洲在今年3月决定,在2013年之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
除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外,欧洲还注重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08年10月,欧元区15国在巴黎举行了首次峰会,通过了以各国“自救”为基础的?;Χ粤闲卸苹?。11月,欧盟委员会批准了这项涵盖欧盟27个成员国、总额达20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是欧盟成立以来最具意义的财政合作进展之一。在英格兰银行和欧洲央行基准利率屡创历史新低之时,德国通过了允许强制国有化的法案,打破了二战以后的禁忌,给予政府征收国内银行股份的权利。
在货币、财政和产业等政策之外,欧洲还致力于国际合作,寻求外部资源以应对金融危机。IMF已向欧洲国家注入近400亿美元的资金,另外针对罗马尼亚和波兰总值为380亿美元的救援资金正在协商之中。
今年4月份在伦敦召开的第二次金融峰会是欧洲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制度建设的又一重点。在峰会前,欧洲主张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和国际金融监管,美、日主张加强全球公共行动刺激经济,新兴经济体认为要深化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但峰会最具成效的结果是将对所有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实施监管和监督,并首次把对冲基金置于金融监管之下,欧洲的主张得以实现。
三、欧洲应对金融危机的不确定性
虽然,欧洲各国和欧盟在危机应对方面的政策针对性较强、力度较大、协调性较强,但是,由于欧盟存在的天然的内部分歧,欧洲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有效性、可持续性等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首先,金融危机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否见底存在变数。一是金融部门方面,欧洲尚未出台统一的问题资产处置计划,只要“毒瘤”资产无法从金融机构剥离,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就无法恢复信心和资金融通功能。二是实体方面,美国、日本和其他主要经济体仍存在经济下行区间,严重依赖出口的欧洲经济难以从美、日和亚洲获得有效的外部需求。
其次,应对危机的政策有效性仍不明朗。虽然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状况有所缓解,但是金融体系的基本职能尚未恢复,市场交易量小,资金担保费用高,借贷标准苛刻,尤其是中小企业和家庭部门融资困难。在财政刺激方面,由于减税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时期较长、作用间接,以政府投资为主、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直接支出是否能有效拉动私人资本跟进仍不确定,如果公共资本无法拉动私人资本,经济增长将缺乏内在动力。
再次,欧洲财政政策可持续性存在重大变数。IMF预计,为了救援金融机构,刺激经济增长,欧洲财政赤字水平将急剧攀升,从2008年占GDP的1.3%飙升至2010年的5.8%,欧盟将从2.3%上升至6.5%,意大利、法国的赤字水平将增至5.4%和6.2%,德国也将超过其死守的3%底线至4.7%,而欧洲未来两年为了救援金融机构和刺激经济可能还需要数万亿欧元,赤字水平可能更高。值得注意的是,英国财政赤字将从07年的2.6%飙升至09年的9.8%,而英国政府4月份的财报显示,英国政府金融救援计划可能带来200-500亿英镑的损失,将财政赤字推高1.5-3.5个百分点,《外交》杂志甚至认为英国可能步冰岛后尘,濒临破产边缘。更重要的是,在高度一体化的欧盟内部,一个经济体的财政扩张政策在就业和增长方面对其他国家具有明显的正的外部效应,一些经济体可能迫于财政赤字压力或“搭便车”而无法与欧盟相对统一的财政政策保持一致,欧洲财政政策的集体行动可能无法持续。
最后,欧洲在结构调整上面临较大政策冲突。保持经济增长、维持财政可持续性和外部失衡调节是欧洲经济结构调整的三大任务,但是三个目标之间的政策并非是同一方向,欧洲必须在三大目标之间取得一个均衡。
本轮金融?;嵌街磁分廾媪僮钗现氐慕鹑诤途梦;?。IMF估计,截至2009年4月,欧洲银行体系的损失高达1.3万亿美元。金融?;又苯又卮磁分薜那诿骋缀颓饷骋?,2008年第四季度欧元区出口同比下挫26%。在经济增长上,以购买力平价计算,欧洲经济增速从前年的3.9%锐减至2008年1.8%,预计2009年将陷入幅度达4.2%的负增长,其中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分别萎缩5.6%、4.1%、3.0%和4.4%,2010年前将保持负增长的颓势。金融、贸易和整体经济形势的颓势,使得欧洲面临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失业?;?009年3月,欧盟27国失业率为8.3%,欧元区更是高达8.9%,欧盟预计欧元区失业率将在2010年底达到二战以来的新记录11.5%。
二、欧洲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
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全球金融?;卮磁分蘧?,欧洲各国和欧盟对此进行了强力救援。欧洲在危机救援上目标较为明确,行动较为迅速,措施较为统一,同时还突破了多个传统底限。
在政策目标上,可以分为欧洲经济体和欧盟两个层面。对于各个经济体,其政策目标一是稳定银行体系,防止金融危机对金融体系造成破坏性冲击;二是促进经济增长,防止失业水平进一步上升。对于欧盟,其主要目标在于采取共同行动,恢复信贷、银行和金融市场信心;加大经济刺激政策的联合实施力度,提高?;仍叩男餍浴⑼骋恍院陀行?,打破欧洲内部的冲击反复循环(feedback loop),扩大欧洲内部总需求;加强政治协商,促进结构改革和制度建设。截至09年一季度,欧洲各国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计划规模已接近3万亿欧元。
货币政策是欧洲应对金融?;氖滓吖ぞ撸荚诨指唇鹑谑谐⌒判暮褪谐∽式鹑谕üδ?,稳定银行和金融体系。2008年秋季金融海啸爆发之后,流动性贴水(拆借利率)升高300个基点,欧洲金融市场流动性陷入枯竭。一方面,各国央行和欧洲央行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注入大量的流动性支持。截至4月15日,欧洲发达经济体(14国)央行直接资金注入规模为其2008年GDP的2.5%,财政部资产和信贷回购规模占GDP3.7%,由央行和财政部共同支持的流动性为GDP的 2.1%,其中德国金融救市计划的规模高达5000亿欧元。
另一方面,放松货币政策。英格兰银行五次下调基准利率350个基点至1%,为该行三百多年历史之最低。欧洲央行下调325个基点至今年5月的1%,为欧洲央行最低利率水平。在利率水平降至历史低位之时,英格兰银行等通过大规模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为市场注入资金,欧洲央行5月份也开始实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计划购买600亿欧元的资产担保债券,同时,欧洲央行延长了流动性紧急提供期限,银行借贷不受数额限制,借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
除了传统的流动性支持和宽松货币政策之外,各国央行和欧洲央行还采取了金融机构存款和债务担保、再融资、机构救援和资产市场救助等措施。注资和国有化是?;仍闹匾揪?。比如,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向富通集团注资112亿欧元,英国向苏格兰皇家银行等三大银行注资370亿英镑,法国向六大私营银行注资105亿欧元等。但是,欧洲一般不直接购买金融机构的问题资产,不过,2009年3月英国政府接手该国第三大银行莱斯银行集团2600亿英镑的“有毒资产”,作为交换条件,政府对该行持股从现阶段的43.5%上升为65%。同时,欧洲建立了统一的担?;?,存款和债务担保成为?;戎闹饕绞街?,担保的资产总规模为欧盟GDP的25%左右。在美国出台问题资产救援计划之前,英国就实行了资产购买计划,并于今年5月将计划规模从750亿英镑扩大至1250亿英镑。
财政政策是欧洲应对危机的另一重要工具,旨在采取单独和联合行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作用,扩大总需求水平,进而挽救经济和就业颓势。欧盟各国受到《稳定与增长公约》赤字规模不能超过3%的制约,为了应对金融?;访宋被嵋延?008年10月允许成员国暂时超过3%的赤字标准。财政政策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减税,不同经济体的减税规模为各自GDP的 0.3-0.6%,其中英国的增值税降低计划总额为200亿英镑;二是基础设施投资,0.5-1.8%GDP;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小企业融资、培训、新能源等其他支出,0.3-1.0%。欧洲认为,基础设施投资是最为有效和直接的扩大需求的财政措施,其中,德国将于今明两年投入500亿欧元,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意大利更是史无前例地通过了价值高达800亿欧元的刺激计划,很大一部分也用于基础设施投资;法国在今年年初出台了265亿欧元的振兴计划,111亿用于公共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各经济体和欧盟十分关注新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与美国新能源产业有相似之处,欧洲重在将 “绿色技术”的水平提高至全球领先地位,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欧洲在今年3月决定,在2013年之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增长带来新动力。
除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外,欧洲还注重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08年10月,欧元区15国在巴黎举行了首次峰会,通过了以各国“自救”为基础的?;Χ粤闲卸苹?。11月,欧盟委员会批准了这项涵盖欧盟27个成员国、总额达20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是欧盟成立以来最具意义的财政合作进展之一。在英格兰银行和欧洲央行基准利率屡创历史新低之时,德国通过了允许强制国有化的法案,打破了二战以后的禁忌,给予政府征收国内银行股份的权利。
在货币、财政和产业等政策之外,欧洲还致力于国际合作,寻求外部资源以应对金融危机。IMF已向欧洲国家注入近400亿美元的资金,另外针对罗马尼亚和波兰总值为380亿美元的救援资金正在协商之中。
今年4月份在伦敦召开的第二次金融峰会是欧洲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制度建设的又一重点。在峰会前,欧洲主张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和国际金融监管,美、日主张加强全球公共行动刺激经济,新兴经济体认为要深化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但峰会最具成效的结果是将对所有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实施监管和监督,并首次把对冲基金置于金融监管之下,欧洲的主张得以实现。
三、欧洲应对金融危机的不确定性
虽然,欧洲各国和欧盟在危机应对方面的政策针对性较强、力度较大、协调性较强,但是,由于欧盟存在的天然的内部分歧,欧洲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有效性、可持续性等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首先,金融危机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否见底存在变数。一是金融部门方面,欧洲尚未出台统一的问题资产处置计划,只要“毒瘤”资产无法从金融机构剥离,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就无法恢复信心和资金融通功能。二是实体方面,美国、日本和其他主要经济体仍存在经济下行区间,严重依赖出口的欧洲经济难以从美、日和亚洲获得有效的外部需求。
其次,应对危机的政策有效性仍不明朗。虽然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状况有所缓解,但是金融体系的基本职能尚未恢复,市场交易量小,资金担保费用高,借贷标准苛刻,尤其是中小企业和家庭部门融资困难。在财政刺激方面,由于减税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时期较长、作用间接,以政府投资为主、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直接支出是否能有效拉动私人资本跟进仍不确定,如果公共资本无法拉动私人资本,经济增长将缺乏内在动力。
再次,欧洲财政政策可持续性存在重大变数。IMF预计,为了救援金融机构,刺激经济增长,欧洲财政赤字水平将急剧攀升,从2008年占GDP的1.3%飙升至2010年的5.8%,欧盟将从2.3%上升至6.5%,意大利、法国的赤字水平将增至5.4%和6.2%,德国也将超过其死守的3%底线至4.7%,而欧洲未来两年为了救援金融机构和刺激经济可能还需要数万亿欧元,赤字水平可能更高。值得注意的是,英国财政赤字将从07年的2.6%飙升至09年的9.8%,而英国政府4月份的财报显示,英国政府金融救援计划可能带来200-500亿英镑的损失,将财政赤字推高1.5-3.5个百分点,《外交》杂志甚至认为英国可能步冰岛后尘,濒临破产边缘。更重要的是,在高度一体化的欧盟内部,一个经济体的财政扩张政策在就业和增长方面对其他国家具有明显的正的外部效应,一些经济体可能迫于财政赤字压力或“搭便车”而无法与欧盟相对统一的财政政策保持一致,欧洲财政政策的集体行动可能无法持续。
最后,欧洲在结构调整上面临较大政策冲突。保持经济增长、维持财政可持续性和外部失衡调节是欧洲经济结构调整的三大任务,但是三个目标之间的政策并非是同一方向,欧洲必须在三大目标之间取得一个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