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DI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AFDI动态
简析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策略
一、有关各方对实施退出策略的态度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日前在《金融时报》上撰文表示,欧洲央行在最初设计特别经济刺激措施的同时,已经对退出策略有所考虑。一旦经济及金融状况恢复正常,非常规经济刺激措施就会退出。
欧洲央行实施退出策略的方式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一、如果通胀预期上升,通胀风险显现,将立即解除非常规经济刺激措施;二、刺激政策在设计时已经加入一定程度的逐渐退出安排,如果没有新决策出台,一些刺激措施会自然退出;三、通过各种灵活工具,可将利率调整与刺激措施的退出相结合;四、欧元区各国央行直接购买证券的力度较为温和,只涉足抵押债券市场,欧元区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没有受到较大影响,这有利于刺激政策的退出。
特里谢认为,通胀预期是欧洲央行首要考虑的因素。欧央行将不断评估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并实施这些调整,以维持欧元区中长期内的价格稳定。
德国财长斯泰因布吕克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期间表示,一旦经济恢复开始,退出策略就应该马上实施。他称,应该为本轮金融和经济?;慕崾鲎急福苊庖蛭蛔魑シ⑾乱宦治;?。他认为,在谈论退出策略时需考虑到市场的流动性,如何确保物价稳定,以及使各国政府恢复可持续的财政预算政策。
澳大利亚财长斯万表示,尽管澳国内经济表现优于其他发达国家,澳联邦政府仍将继续执行财政刺激方案。斯万称,虽然澳大利亚二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好于预期,但其前景依然脆弱。他表示,二季度该国0.6%的GDP增幅仍远低于3%的趋势水平,此外在企业投资下滑的背景下,澳失业率预计将上升。不过,如果澳经济增长回复3%,该国可能在其他国家之前采取削减政府支出的措施。
英国首相布朗表示,反对现阶段开始实施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这将扼杀刚出现的暂时性复苏势头。英国官员表示,尽管全球经济已经企稳,但就此断言衰退已经结束还略显草率,现在就开始着手退出刺激方案还为时尚早,但有必要在G20匹兹堡峰会上就退出策略的执行时间及具体程序进行讨论。英国财长达林则表示,各国现在可以开始根据不同情况制定适当的退出策略。
二、美联储可能的退出策略
7月20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华尔街日报》撰文,详细阐述了美联储未来的退出策略。伯南克称,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已经着力考虑退出策略相关问题,当美国经济需要收紧货币政策时,美联储具备必要的工具,可以平稳及时地退出宽松货币政策。
自开始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实施救助后,美联储通过提供贷款或购买证券向银行体系注入资金,这最终体现在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在美联储的准备金账户上。截止到7月份,美联储的准备金余额约为8000亿美元,远超正常水平。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商业银行将更多借出准备金。如果这一趋势过早过快,将使货币供给急剧增加,信贷环境过于宽松,最终导致通胀压力。美联储如果将来收紧货币政策,就必须降低巨额的准备金余额,或者抑制它对经济可能产生的任何不良影响。
按常理推断,随着金融环境改善,美联储短期借贷机制使用规模缩小,银行机构的准备金账户会自动收缩,并最终消除超额头寸。此外,随着美联储持有的证券到期或提前赎回,其准备金账户在未来几年每年可能会减少约1000亿至2000亿美元。但是,如果不实施其他配套政策,准备金余额可能在未来若干年维持相当高的水平。
如果要在适当时机收紧货币政策,美联储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向准备金账户支付利息。对此,国会已授权美联储可在必要时为准备金付息。准备金利率实际上是货币市场利率的下限,目前水平为0.25%,与联邦基金利率的上限持平。一旦通胀预期上升,需要回收过剩流动性,美联储可以在上调基金利率的同时,更大幅度地提高准备金利率;这一利差构成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将引导商业银行将过剩资金存回央行。
如果这一方法不足以抑制通胀,美联储将采取其他的配套措施:一、通过逆回购协议削减银行准备金,回收流动性;二、由美国财政部出售债券,将其收益存入美联储的财政存款账户中。当商业机构购买债券时,财政部的账户规模增加,银行准备金余额会下降;三、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转换成其在美联储的定期存款,这批资金不会流向市?。凰?、在必要的情况下出售长期债券来减少银行准备金。
伯南克在文末再次强调,在经济需要时,美联储具备有效工具来收紧货币政策。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是美联储的双重目标,鉴于当前的经济状况,紧缩货币政策在一段时间内还难以实施。
美联储9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继6月份下滑155亿美元之后,7月份美国消费信贷史无前例地下降了216亿美元,降幅折合年率达到了10%。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份失业人数增量有所放缓,但失业率却意外升至1983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9.7%。另一方面,美国出口在5月份和6月份开始恢复增长,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出口额在这两个月中以年率16%的速度增长,与年初以60%的速度下降呈现出巨大反差。6月份美国贸易赤字缩减为270亿美元,远远低于2006年的680亿美元峰值。
美国消费复苏的前景不容乐观,出口带动的制造业却呈现出积极增长的势头。各种数据显示出美国经济复苏前景的复杂性。美国国内,包括美联储内部对何时实施退出策略争议不断。美国财长盖特纳在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后表示,G20各国必须避免过早为经济刺激政策“踩刹车”。他称,在刺激措施的作用下,全球经济走出了衰退困境,金融体系出现了修复迹象,但是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失业率以空前的速度攀升,保证可持续复苏的条件还远未实现。
虽然伯南克的政策组合并未开始实施,但至少可以看出美联储对未来的退出策略政策路径已经做了相当充分的储备。
三、退出策略的研究部署应提上日程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美国副财长杜鲁门(1998-2001)表示,G20匹兹堡峰会的三大议题将是制定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时间表、实现全球经济更均衡的增长、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
杜鲁门明确指出,G20峰会应该为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设定量化标准。G20领导人应就金融领域特别支持政策的退出标准进行商讨,为消除政府在其救助的金融机构中的角色设定目标,应致力于全面的金融改革,而不是只盯着具有政治意味的银行业高管薪酬问题。高管薪酬问题是G7国家面对的,并不是G20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退出策略的时间表,实现均衡的全球增长,需要高度的国际协调,只有经过彻底改革后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方可担当国际协调者的角色。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表示,各国所采取的财政货币刺激政策是解决金融危机的必要举措,但这些措施不可避免地造成各国公共债务的急剧膨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到2014年,发达国家公共债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从2007年的75%升至115%。届时,七大工业国中除加拿大外,债务比率都将接近或超过9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事务部主管卡罗(Carlo Cottarelli)和货币资本市场部主管何塞(Jose Vinals)认为,如果债务攀升的趋势持续下去,市场可能担忧政府最终将通过通胀来摆脱债务,即便通胀不会发生,违约将不可避免,那么利率就会上升,财政问题恶化,或许将扼杀经济复苏。
卡罗和何塞称, 尽管目前收紧货币和财政政策依然过早,但各国政府通过阐明退出策略及提议举措,来稳定通胀预期已是适当时机。在规划刺激政策的退出策略方面,各国央行需要注意停止或限制特别刺激措施,重组资产负债表,做好收紧货币政策的准备。
控制通胀一直是欧洲央行和美联储的首要政策目标。在经济活动释放出积极信号后,面对可能的通胀预期,欧洲央行和美联储均提前制定了退出策略,并明确向市场传递信息:一旦通胀抬头,央行具备充足并且有效的工具及时回收流动性,抑制通胀。这在不影响经济复苏的同时,避免了通胀预期的危害,对于我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中国上半年经济数据表现良好,保增长的目标有望平稳实现。但资产价格高企也引发了通胀担忧,尤其是信贷规模在上半年创下天量记录。虽然目前还需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保障经济的平稳增长,但是我们也应及早研究可能的政策退出策略。尽管制定出的退出策略在当前一段时期内未必实施,但必要时可及时出台应对可能出现的通胀,为我国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以及继续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创造较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