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龙凤茶楼论坛网深圳_栖凤阁茶楼下载app_老九品茶楼凤楼论坛官网_全国同城凤凰楼茶楼地址

AFDI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AFDI动态

“绿色城市”理念与中国城市化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城市化促进了经济增长、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和工业化中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化仍将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城市无节制发展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据中科院最新公布的《中国城市进程及资源环境保障报告》,未来的44年,在现有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下,生态超载将更加严重,生态环境质量将持续恶化。改变现有的城市发展模式、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建立集约的资源利用体系,是中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的严峻任务。我们认为,“绿色城市”应成为我国城市化的目标模式,同时,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以及绿色产业(包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对城市化发展理论、绿色城市理论以及中国应如何应用绿色城市理念来继续推进城市化发展进行了思考。
      一、城市化理论及“绿色城市”理念
      (一)“增长极”及城市化的重要意义
      城市化指农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稳步上升、经济活动由农业向非农业产业转变的过程。
      发展经济学中最著名的城市基础理论之一是法国发展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霸龀ぜ笔侵敢恍┯写葱履芰Φ钠笠翟诔鞘芯奂讨行纬傻木迷龀ぶ行?。这些城市往往成为生产、贸易、金融、信息、交通运输等经济活动中心,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
      城市群的形成就是“增长极”效应的发展和体现,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强,城市对周边区域产生的带动效应扩大,城市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出现使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产业分工与合作不断升级,形成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的、多层次的城市群。
      工业化和城市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原动力,同时,城市化又推动着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工业化进程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即传统产业层次提高、新产业蓬勃发展;同时,新产业在城市聚集后,城市中会不断形成新的就业岗位,吸引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另一方面,城市发展带来了外部经济效益和聚集效益。作为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中心,城市为经济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城市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可促进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可带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其二,有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通过聚集效应集中生产要素并进行合理配置,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等。其三,有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方式的日益现代化决定了农业对劳动力需求会逐渐减少,城市化可转移农村人口,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绿色城市”概念及理念内涵
      为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各城市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并形成了“可持续城市”理论?!翱沙中鞘小笔且桓鲈谏缁?、经济和自然方面都得到持续发展的城市,既能获得保持其赖以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供给,又能避免潜在的环境公害?!奥躺鞘小笔窃诳沙中鞘欣砟畹幕∩咸岢龅模鞘迪殖鞘泻蜕缁峥沙中⒄沟?、更为具体的城市概念。有一些学者认为“绿色城市”理念的核心是城市交通和城市发展的模式,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的绿色通道,?;こ鞘械淖匀还δ芎屠芬偶??;褂醒д咧赋?,“绿色城市”理念强调绿化及紧缩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强调使用可再生能源及可持续经济的发展。
      绿色城市应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出发,以经济、资源、环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建立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经济高效、交通便利的生产、生活集中地区。其一,从经济学的角度,绿色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应是“绿色经济”,即以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在工业化过程中,注重产业调整和升级,通过多种现代化科学技术实现传统产业的清洁、高效生产和新兴绿色产业的发展。其二,从生态学的角度,将尊重自然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理念,“绿色环绕”作为发展的目标,注重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即在城市化过程中尽可能?;こ鞘薪袅谇蚣俺鞘兄械目趴占浼白匀换肪?,同时注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绿化和环境治理。其三,从城市规划角度,土地集约化、多样化使用及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化的现状和特点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0.93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45.8%,已迈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自党的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发展小城镇成为我国城乡转化的重要节点;其二,城市功能由单一的政治中心向复合多功能转变,特色城市不断出现,其中包括工矿城市、出口加工城市及旅游城市等;其三,城市布局由单一中心向多元中心转变,一些具有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的区域逐渐形成了城市发展相对集中的城市群或都市圈,其中包括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这些城市群的形成确保了资本、技术、信息等更加畅通地向全国流动、扩散,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这些城市群以不到全国1/10的土地面积,承载了全国1/3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2以上的GDP。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从工业结构来看,中国工业化进程仍处于重化工业比重不断提高的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中国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距完成工业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8经济蓝皮书》认为,2021年中国将实现工业化。目前,中国东部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中部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西部处在工业化前期最后阶段。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工业化仍是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采取了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自90年代开始提出走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理念。工业化进程使我国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受到严重挑战,并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城市化本身的快速发展也衍生出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如城市空间拓展而造成的用地扩张、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改变所带来的资源浪费、能源消耗过高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我国需要改变现有的城市发展模式及工业化发展道路,有效地实现产业转型以促进城市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我国“绿色城市”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
      (一)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及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原动力,我国工业化过程中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城市化的发展,因此,应积极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提高技术及装备水平、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产品技术含量,使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排放及低污染方向转型。为此,我国应继续运用有效的宏观经济产业政策,推动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
      根据城市化理论实证分析,当工业化接近和进入中期之后,城市化转为更多地依靠服务业推动。根据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积极发展低资源消耗、低污染的服务业对吸收就业人口和推动绿色城市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我国具有良好的工业生产基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以工业生产为依托,通过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以及工业产业链的延伸,来推动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和产业升级。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应以社区为单位,推动教育、卫生、文化等传统服务产业的社区化发展,从而实质性地扩大内需。除财政及货币政策外,还应通过完善行业政策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二)提高城市规划用地的紧凑性和综合利用性。由于注重土地开发的短期经济效益,中国不少城市采用粗放型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造成土地的浪费和城市功能效率的下降。因此,提高城市用地的紧凑性和综合利用性,并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对于改善中国城市目前粗放式发展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交通压力,以及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具有积极意义。
      其一,按照城市的经济职能和产业类别,划分城市区域,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使土地、资金、人才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其二,加强各区域的集约化发展,如建立综合住宅社区,加强服务业网点和商业网点的社区化发展等。其三,在城市规划中公共交通和土地利用紧密结合,保证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权,提高公共交通的速度和舒适度。其四,运用“先环境、后城市”的理念,将改善城市环境、尊重自然环境放在城市建设的首位;增加城市区域内部、区域之间及城市边缘地区的绿化带和河流等景观。
     (三)倡导能源的节约高效使用。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大规?;∩枋┙ㄉ?、住房建设及城市交通道路的发展不可避免,进而推高能源消费的整体水平。然而,石化能源消费过高所带来的能源供应紧张及环境污染压力威胁着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城市理念应倡导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节约、高效的能源使用。除了通过产业优化升级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外,还应通过各种政策来倡导建筑节能材料在城市建筑领域的使用,鼓励居民使用节能产品;同时,增强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加强节能产品的宣传介绍。
     (四)将“绿色城市群”理念运用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城市群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绿色城市理念不仅应运用于单个城市的发展,也应运用于城市群的发展。通过完善铁路、高速公路等城市间公共设施,使城市间的贸易往来及沟通交流便利化、高效化;同时,还应加强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和合作,在确保资本、技术、信息在全国畅通流动的同时,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并促进经济的高效运行,如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的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分地区发展行业产业链的不同环节。
      “绿色城市”是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它有助于我们对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因此,为了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各项要求,我们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应更多地融入“绿色城市”发展理念。